威利來讀書單元開頭
嗨,我是威利,今天我們的單元是威利來讀書,用讀書增加你的知識寶藏。今天的題目是投資不只是數字遊戲,從恐懼、貪婪到耐心的心理修練。是我們的讀書心得,心理操盤術心得上。
書籍介紹與核心洞見
心理操盤術這本書是書商送給威利看的一本書,當然,我覺得這本書蠻有意思。它講到很多心理上的,在投資上的一些心理的關鍵因素。很多人,他們以為,投資是一場與市場的對抗,只要掌握一些資訊、看懂,其實就可以穩穩獲利。
大綱
1.主題引入
2.投資真正對手:市場放大鏡下的人心
3.保持客觀:在恐懼與貪婪間找平衡
4.台股常見行為:追高殺低的心理循環
5.固執與僥倖:承認錯誤與停損紀律
6.FOMO與害怕輸掉:情緒驅動的決策陷阱
7.逆向思維的孤獨與價值:在恐慌中佈局
8.恐懼的來源與陰影:過去創傷到當下判斷
9.耐心與恆心:用自動化與DCA對抗噪音
10.上半部總結:投資是心理戰與情緒管理
關鍵字
#心理操盤 #恐懼 #貪婪 #耐心 #FOMO #逆向思維 #停損紀律 #情緒覺察 #定期定額 #長期投資
但其實這本書更重要的提到說,其實投資真正的對手,它根本就不只是市場,而是人心。恐懼、貪婪、希望、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FOMO,這個焦躁,固執,這些心理狀態,其實它們比任何外在因素更容易,決定我們的勝敗。
市場如放大鏡,照出內心弱點
市場,它只是一個放大鏡,那把我們的內心的弱點,無情的照出來。你在市場一段時間之後,你才會發現,你最大的敵人,從來就不是那個工具的報酬率,是你自己。所以,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我就體會到說,投資不只是財務規劃的過程,它是一個心理修煉。你要能夠長期站穩市場,除了資金跟知識,更需要一套,可以跟自己情緒共處的方法,客觀性的價值,在恐懼跟貪婪之間找到平衡。
第二章:保持客觀的心態
其實在書裡面,它第二章有提到說,一個保持客觀的觀念,什麼意思呢。市場上,沒有絕對的確定性,沒有人能夠在每一次波動,都抓準方向,那麼厲害,又不是神明。唯一能做的,就是你要了解自己,並且努力維持一個相對客觀的心態。這個客觀性,不是說只是那個數字,人人的數字,不是,而是你在人性兩端之間,要找到平衡。
恐懼與貪婪的平衡之道
為什麼,恐懼,會讓人恐慌性的拋售,提前出場,錯失一些反彈的機會。貪婪,會驅使人盲目的追高,就好像今年,現在到9月了(錄製時間),盲目的追高,把風險當作捷徑,最後付出慘痛的代價。所以,恐懼跟貪婪平衡的一個過程,這個平衡的過程,我們要告訴自己,唯有保持在中間的區域的態度,才不會被情緒牽著走,而且在市場長跑當中,穩定前進。
台股市場的典型行為
其實在台股市場,有些朋友的典型的作為是什麼,大漲的時候,跟風搶進,大跌的時候,急著認賠,這個超明顯。你經過幾次市場的輪迴,你就看清了,你就去加一些股票社群,你就知道,很多人是這樣。能夠保持真正的客觀,少數,反而能夠在群眾恐慌時,或亢奮時,找到更好的切入點,那樣子的人,還是有的,能夠真的看清楚現況的狀況的人,你才有機會,可以掌握自己的投資步調。
第四章:固執是投資大敵
騎兵必敗,為什麼固執是投資的大敵,第四章就提到這一點,留很多人失敗的根源,是因為固執極端。其實在市場裡面,最危險不是一時的錯誤,而是你在知道錯誤之後,又不願修正。那在很多案例裡面,就告訴我們說,投資人,因為長期獲得小利,就陷入自己不會失敗的錯覺,於是在關鍵的時刻,他們反而加倍壓注,最後迎來毀滅性的打擊。
當前市場的FOMO現象
有沒有像現在市場很FOMO,那很多人,就想要追高,甚至想要,有些人想挑戰放空,這有可能會錯失機會,或者是迎來毀滅性的打擊。這作者就提醒到,這個投資市場,是專業競爭領域,如果說,新手抱著僥倖的心態,等於是帶著浮板,就想挑戰大海,雖然看起來很勇敢,但是其實是莽撞。你能夠長期存活的人,往往不是不失誤的人,而是你能夠在錯誤當中,你承認了,而且即時修正,而且要堅守紀律。
承認錯誤的價值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錯誤不可怕,可怕是你不承認錯誤。在投資裡面,承認錯誤跟停損,或者是,你承認自己會因為情緒,而做一些錯誤的行為,這不是失敗,你承認了,它是你增加自己的生存能力,在這個市場裡面活下來。
第七章:逆向觀點的理論
第七章就有提到,這個逆向觀點的理論,我覺得這個,大概是一個,書裡面的核心之一。大多數人,他們會隨著市場,情緒做些起伏,在高點的時候,過度樂觀,在低點的時候,過度恐懼,這就是群眾心理的力量,而也是泡沫跟崩盤的根源。如果你當一個逆向思考者,就代表說,別人恐懼的時候,冷靜,這巴菲特,別人恐懼的時候,要貪婪,我跟你講,這不容易,這有這麼容易,就大家都是巴菲特,哪那麼厲害,所以這很難的。
逆向思維的孤獨與價值
這樣行為,往往讓人顯得孤獨,甚至不容易被理解,所以它才可以變成一個什麼,投資的智慧,真正的體現。像比如說,一些海嘯的時候,金融海嘯,或是疫情的期間,有些人,恐慌性賣出股票,像今年4月,就是,這個被關稅搞的,有很多人,恐慌性賣出股票,結果就錯過了什麼,後面的一個大幅的漲幅。
今年市場的教訓
這個今年,就再講一次,今年最大的錯誤,就是,你急於在4月的時候,就下車了,後面的牛市,後面的反彈,我也不知道,這叫反彈還是續漲,不知道,反正這個漲幅,就沒有,可能就沒有機會,可以追到,沒有機會,可以持有。
少數在低點,可以冷靜佈局的人,反而收穫了長期,豐厚的報酬,這就是逆向思維的價值所在。那麼,社群有些大大很厲害,在4月的時候,搞人都震了,現在賺翻了,這也是一種,逆向思維價值所在,在當時那個時空背景,一直在跌停,台股跌停,好多標的不太行的情況,還可以堅守自己的投資步調,給他勇於加碼進場,這厲害。
恐懼的多面向心理陰影
恐懼的多面向心理的陰影,這書裡面,對於恐懼的分析,也讓我印象深刻。其實恐懼,不是來自於當下消息,還有可能,來自於過去的創傷,比如說,有人因為戰爭新聞,而恐慌出場,有些人,是因為媒體的負面報道,而過度悲觀,也有人,是曾經在市場上受挫,因此變得過度保守。
其實這些恐懼,不只是會影響當下決策,還會在心裡面,留下長遠的陰影,有那個陰影存在,它就像是一個心理的印記,而且會影響你之後的投資判斷。
過去失敗的長期影響
我想,很多投資的朋友,他們常常會因為一次的失敗,就不敢進場,這種恐懼,雖然能夠避免短期風險,但是長期,可能會讓人錯過,市場真正成長的機會。所以,當你有這樣子,對一些市場的負面觀點的時候,我覺得,這真的很難改變,就像我曾經有一個同事,我就問他說,你有沒有買股票,他說,他不買股票,只買基金,那我就說,為什麼你不買股票,要去買基金,你真的知道,那些基金投資的那些國家是什麼嗎?
他說,他也不知道那些基金,到底在投資那些國家裡面的這些事情,細節是什麼,他也不曉得,但是,他只想買基金,因為他覺得,曾經看過一些親友買股票賠錢,可能有一些不好的情形發生了,所以,他就不買股票,他只買基金,他覺得,基金比股票安全。
心理因應與破圈機會
所以,這就是因為過去,可能家庭因素,或是成長過程當中,他有一些負面的情況出現,於是,他就不想要用這個工具,這也是一種心理因應。但是,如果你可以勇於跳出,自己本來的思考圈,把你的認知,再擴大一點點,我今天,的確對這個東西很害怕,但是,我願意試試看,我就拿一點小錢,去試試就好了,培養自己的投資體驗,你是不是,就有機會破圈,有機會破圈,就有機會增加自己的財富增長機會,這就是一個重點。
害怕輸掉:FOMO的另一種焦慮
害怕輸掉,FOMO是另外一種焦慮,我覺得,這一點是最近的朋友,很多出現的,我就看到,股市一直狂漲,就很FOMO,我就很想再買。書裡面提到,這個常見的心理陷阱,就是害怕輸掉,Fear of losing out,它這裡面講,Losing out,這種情緒,不等於恐懼,但是會驅使投資人,做出一些倉促的決策,當別人都在活力的時候,自己還在場外觀望,甚至被排除的焦慮,急著要重新進場。
FOMO的後果與解決之道
問題是,這種急躁,往往它不是理性,它就是一種情緒反應,投資人,就很容易在錯誤的時間點進場,甚至追高殺低的惡性循環。常常在臺灣市場,都有這樣子的情形,你去看各大社群,或者各大論壇,比如說,某些,某些標的,像最近什麼比較有名,正二或是特斯拉等等,漲勢凌厲,媒體跟社群,瘋狂討論,然後漲多少、多少,大家看了就很FOMO,就很想要再去買追高。
高跟低點也不知道,反正看別人漲,就想要買,這種行為很常見而且往往,就是已經漲了不少了,還要再想進去,搶一點點進來,這就又因為,你又恐懼又賣出,就造成一些損失,這就是FOMO的心理的典型寫照。
簡單解決FOMO的方法
是人性沒有錯,我告訴你,怎麼解決FOMO這件事情,你就看一下,口袋裡面有沒有錢,沒有錢就不FOMO,像我就看一看,我很FOMO,可是我口袋裡面,沒有錢,沒有錢,怎麼FOMO,就沒錢買,就看別人賺就好,我也沒有錢買,這樣,就解決FOMO這件事情。
貪婪與希望:成功的種子,失敗的陷阱
貪婪與希望,成長了,成功的種子,失敗的陷阱。恐懼之外,還有一件事情很常出現,貪婪,是一種極端,在市場,充斥了短期獲利的故事,投資人,往往失去耐心,要追逐成果,短期的成功,會強化這種錯覺,讓人忘記風險,而且同樣的風險,它還有希望。
有很多人,知道市場出現一些風險訊號,但是他們卻死守著不退,因為他們會希望,它漲回去,這東西好像台股的阿尼,,好像有很多朋友,講過類似的話。
希望的假象與理性策略
這樣心態,看似正向,但是實際上,只是逃避現實。書中的提醒很直接,如果說,投資理由只是因為,希望它可以漲回去,那其實,你投資這個東西的,理性基礎,早就不在了,你都知道,這個人不愛你,你還一直愛著他,幹嘛什麼,對不對。
真正的策略,應該是建立在,對市場狀況,理性判斷,而不是情緒化的幻想,對不對,你已經都知道,他都對你這樣了,可能都已經找小三了,你還跟他搞下去,那不是你傻,那就是你笨,這很簡單的道理。
第五、六章:耐心與恆心的武器
耐心跟恆心,長期投資者的兩大武器。其實在第五章、第六章,它的重點,就放在耐心跟持之以恆,耐心,就是你在短期波動中,選擇冷靜的等待,不被情緒驅動,我跟你講,你想要培養耐心跟恆心,你可以用DCA,就定期定額的方式,慢慢去給它搞下去,你就這樣子,搞個一兩年,兩三年,你就會有那個耐心跟恆心,買到沒有感覺,你就成功了。
堅守機率與自動化系統
就長期趨勢當中,堅守機率,不因為短期噪音,而放棄,你要能夠,堅守機率,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用自動化系統,所謂的定期定額,就找你喜歡的標的,持之以恆,去做下去。這兩個,看起來簡單,但是很難做到,因為市場,每天都有一個新消息,每天都有消息。
每天川普,又講三小,你又害怕一下,因為講三小,你又抖了一下,對不對,再抖一下,你就賣掉了,所以心態不動跟堅持,構成了長期成功的基石。
投資如長跑:跑得久才贏
我覺得,書中裡面有一個隱含的提醒,投資,不是看誰跑得快,而是看誰跑得久,你能夠跑得久,才有機會,成為一個真正的贏家,不是短期暴力的人,而是能夠在市場起伏當中,堅守的人。
書籍上半部的最大啟發
其實,這整本書在上半部的部分,我覺得,最大啟發就是,投資的核心,不是找對答案,而是與你的情緒共處,恐懼、貪婪、希望、害怕輸掉,FOMO,這些情緒,它們不會消失,它們會一直跟著你的,而且,就好像每個關的關主,你要不斷的,去打敗它們,而且它們會在每次市場波動的時候,又出來找你,就跟玩不玩的那個遊戲一樣,那個遊戲關主,一直出現,這個NPC,就是那個遊戲裡面的大魔王,又一直出現了。
覺察情緒:學習的開始
投資人任務,不是去消滅它們,而是要知道,識別、覺察是學習的開始,你要知道,這些東西又出來了,我又FOMO了,我怎麼辦,看一下口袋,沒有錢,結束,我FOMO,沒辦法,我物理上沒有錢,所以我就沒辦法FOMO。
你要有辦,辨識到,你現在心裡面,哪些大魔王會出現,而辨識它們、管理它們,而在其中找到平衡。
自己是最可怕的敵人
因為這些東西,你如果只是看股票標的,你不會去理解,這些事情,你只是看到,股價漲跌漲跌漲跌,你忘記,還有一個最大魔王,是你自己,你那個心理,你那個心情,你沒有去控制。
於是,你就開始在那邊亂買,亂賣,一下買這個,一下買那個,一下做多,一下做空,結果做來做去,都做你自己,把你自己給做掉了。
你在做投資的過程當中,要保有什麼,自己的投資步調,管理自己的投資情緒,保持自己堅守的紀律,如果自己無法堅守紀律,要通過自動化工具,來達標。
歷史與心理的提醒
歷史案例,提醒我們,人性常常發生錯誤,那心理分析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會被情緒影響,唯一的出路,是找到你自己的原則,並且養成獨立思考,跟紀律。其實,這也是讓我反思過去的操作,比如說,可能會被市場氛圍,帶動,誰沒被帶過,會被帶動,那就正常,但是你能不能覺察,你被帶動了,當你發現,你被帶動了這件事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我現在會做什麼動作,於是要反思,我為什麼,現在要做這件事情,你才有機會,能夠做到說,減少自己情緒,而導致的交易錯誤。
上半部總結:投資是心理戰
那上半部,給我的感受是,書裡面的給我感受是,投資本來就是一個心理戰,它不是單純的數字遊戲,市場它會不斷考驗我們的情緒,而真正勝利的人,他不見得是最聰明的人,而是最能夠,管理自己心靈的人,它也是一種,投資心理學的,一個深刻的課程,它也是一個面鏡子,照見了自己在投資當中的弱點。
結語:培養耐心與冷靜
那我們要更專注的,培養一些耐心,保持客觀,而且在群眾瘋狂的時候,勇敢選擇冷靜,這很重要,雖然聽起來,都是一些老調重彈,老調重彈,但是,它很重要,因為如果你在投資的過程當中,你很容易會因為這些,而迷失自己的投資方向,而破壞本來自己的投資紀律,而喪失了自己的投資的步調,那就肯定,要再複習一下這些內容。
分享,總是單純快樂,期待下次再見。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