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朝八晚八的深夜創作:我的熱情與挑戰之旅

 

 

 

關於創作形式的回饋

曾經有些朋友會留言,會說,威利,你在這個YouTube上的一些影片,好像都是文字跟語音(還是有投影片的集數拉),好像你怎麼沒有什麼圖卡、圖片,這樣子的動畫之類的。那怎麼這樣子,怎麼看得懂,不好吸收,這個訂閱數這樣持續就不好成長。我很感謝這些網友,要幫我提點說,你要怎樣做才可以提高你的訂閱數。這個訂閱數好像很重要。沒錯,對於創作者來說,當然這個訂閱數是一個指標,一個KPI指標,就代表說我在做這件事情上,它的scorecard是怎樣。

 

大綱

1.生活閒聊單元介紹

2.創作形式的回饋

3.創作的核心:自我成長

4.時間管理的挑戰

5.創作流程與時間安排

6.投資研究與自我提升

7.創作流程的細節

8.AI工具的應用

9.AI提升效率的影響

10.創作的核心價值

 

關鍵字

#生活閒聊#深夜創作#自我成長#時間管理#創作流程#投資研究#AI工具#效率提升#創作價值#熱情追求

 

創作的核心:自我成長

 

但是其實對我來說,這個創作本身對我來說是提升自己居多。我就讓自己成長,你就想,你每個禮拜大概要創作個2-3個影片,大概平均現在3-4個,有時候一個禮拜是5個。我創作這麼多影片,或是這些創作內容的時候,某種程度它是在做什麼,我在做吸收inputoutput這件事情。它對於有自己的邏輯思維,這樣子的訓練其實很重要,還要表達語言能力。那對我來說自己的成長是比較高,那當然訂閱數或者是大家收看率,它固然也是重要,但是它不是最重要。

所以我就回覆類似這種留言,我就跟他們講說,是啊,就這樣子,假設有些只有文字或是語音,它的確比較不容易吸引到訂閱者,但是那又怎麼樣,對吧,那個其實它不是最重要。我慢慢有吸收一些,這些聽眾或者是觀眾也是OK,沒有追求這麼快速的一個成長。

 

時間管理的挑戰

 

來講到這個創作時間的一個挑戰,那因為時間上確實是比較少,所以有些影片我是會有這投影片,那有些是就只有語音跟文字。那沒辦法,就礙於時間,只能說有些主題我就是盡可能去做,那沒辦法說樣樣都是面面俱到,沒這麼厲害。

那創作時間的挑戰,因為在公司上班,這全職上班族還要肩負家庭責任,跟內容創作熱情,所以有時候創作時間它是極為有限。平常時間大概就是被工作佔滿,尤其這種科技的加班文化,有時候回家就比較晚了,回到家之後還要,有時候幫小朋友洗澡,哄睡覺這些。所以有時候大概就是要晚上10點後,比較容易有一點時間來做一些創作。那即便如此,時間它是,一個很貴的東西,那時間就是比較緊迫。

 

創作流程與時間安排

 

而且每個禮拜我們大概固定會在禮拜四的時間會做錄製,那禮拜四錄製的時候,就會把下個禮拜要上的節目內容,全部都錄完。比如說下個禮拜預計做三個或四個或五個,像這個禮拜來說,下個禮拜大概是四集。那這樣的行程就讓我幾乎沒有,沒有其他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比如說有些書商常常問我說要不要看書,介紹一下,其實這些或者是有一些廠商的邀約,那些我其實都幾乎沒什麼時間做。

那有些書我覺得不錯,但是往往我在分享時間,都已經是很後面,可能就已經不是他們在主打的時候,但沒辦法,我就時間就很少。那有什麼時間,我就我也不敢promise什麼時間點一定會分享,那但是我有讀的時候,我就會分享給大家聽。因為留給創作時間還是相對來說是比較重要,那剩下創作時間也沒那麼多。

投資研究與自我提升

 

除了創作,最重要的是還有研究,投資,當然,所以現在投資研究就變成我的創作。這不只是為了做投資、財務回報等等,它也是一種自我成長機會。現在你做一些研究本身來說,它就比較耗時。所以有些興趣,是我有些投資的內容,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時候,往往會發現這時間遠不夠用,甚至要寫個程式去跑回測。這樣子的時間侷限,就必須要在這些工作、家庭跟個人熱情之間,尋找這種微妙的平衡。

其實它的重點也不是在於說要靠這種創作去賺什麼錢,而是在於說,這樣子熱情的累積興趣的內容,對於自身研究有一些提升。對於自身的成長、思考上、邏輯上思考,是會比較有幫助的。所以這重點是在於這裡,自我的提升。

創作流程的細節

 

內容創作的流程,其實每個禮拜大概就是,每週通常大概固定是三集,兩集是免費節目,就是在禮拜二、禮拜五,有一集是屬於會員專屬節目。錄製的工作大概都會是安排剛才所提禮拜四,錄完的時候大概就要馬上做後製,包含整理字幕、同步影片、設計縮圖、要做封面。

podcast封面跟YouTube封面又不一樣,因為它們格式不一樣,podcast它是要方方的,YouTube169就可以了。然後上傳這些檔案,這些流程大概就必須要持續到禮拜六或是禮拜天才能完成。

有時候有些靈感突發會多錄一些第四集或第五集,這意味著說後製的時間就會更加緊迫。所以為了應付這種挑戰,必須要更高效地去完成字幕整理跟影片的合併,然後確保所有的細節都做到了。通常禮拜一到禮拜三大概就是研究這種投資的內容跟一些稿子的撰寫,那禮拜四是錄製,禮拜五、禮拜六就是要去做後製跟上架。其實這樣行程,等於每週時間表就很緊湊,那大概就是很少時間可以做別的事情,就是因為創作時間就比較長。

 

AI工具的應用

 

那為了要提升效率,AI怎麼創作來改變我的創作流程,AI怎麼改變創作流程。通常我還做到什麼,用AI工具來簡化繁瑣的工作,例如說用Colab這個Whisper的方式,Whisper的程式,來將錄音轉成字幕。但是通常輸出的字幕跟我的語氣或是用詞不太相符,就跟個人習慣有關。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還做了一個字典檔的程式,來自動替換一些關鍵字詞。

那於是就等於是我做完了這個,比如說它轉檔出來的字幕,還要再通過這個取代的方式,就通過字典檔取代一些關鍵字詞的方式,來達到更好的表達的字幕。那再來還要再用AI的方式,來修正一些標點符號,標點符號跟錯字,確保說內容是更精確的。那也有時候還是會遇到一些什麼時間軸偏移,因為AI它就是會有什麼GhostImage,它有時候就會開始發瘋,那就沒辦法,就還要再調。

那準確率就會更高一點,可能可以達到90%以上。那完成初步的字幕,大概就還需要用字幕軟體,用300倍速去View一次影片,確定一下內容沒有錯。所以一部10分鐘的影片,大概需要三分鐘左右來去做轉檔,那但是如果還要算上AI去校稿等等的,因為它有時候會出錯,就會更花一點點時間,可能要到10分鐘左右。那如果是只是很快自己再View一次,可能大概35分鐘就可以。

AI提升效率的影響

 

那也就是說,比起單純全部人工來做,當然是省了很多後製時間。那校對完成之後,字幕再合併到影片當中再來上傳。所以大概是一個這樣子的創作流程。那我還有把這個簡報,比如說我們的投影片轉成用AI轉成可以用的這種文字稿,那這些文字稿轉成文章之後,那或者是逐字稿轉成文章之後,那就變我們的文章,那就放到部落格,或者是Blogger的網站上給大家去看。

那以前整理這些文章,那時候我記得我還有找那個小雞打工的工讀生,一篇文章100塊。但是因為現在有AI,反而我就把錢花在AI上面去,讓AI幫我整理。所以等於是你看,AI取代了這份工作,不僅節省了成本,還提升了效率。所以AI時代來臨,一定要會運用AI工具。

 

創作的核心價值

 

創作核心是為了自我成長,就等於是創作是為了產出內容,也不是只是為了產出來,也是為了自我提升。當然從投資的部分裡面,獲得的財務回報也相當重要,也有出現效益存在。因為你偏像研究哪些類型的東西,往往你的成就就在那個地方,這是蠻合理的。所以有時候我就想,我研究一個新的問題的時候,我大概都可以從這個問題裡面,獲得一些啟發跟成長。因為你有去思考,於是你去尋找答案,最後你拿到那個答案,才會是比較確實的。這比較有自我充實的一種方式。

回應質疑與堅持初衷

那當然有些觀眾會講說,你又不是專業,這誤導大家。我從來就沒說我是專業,事實上我也不是專業,對吧。所謂專業是什麼,像我老婆那樣,她是經濟系出身,她的確是專業。而你要學經濟、財經,那樣子出身背景的人,你至少你本科是學那個,你可以講說你是專業。我就不是,我是工程師,對不對,我又不是什麼財經背景的。我只說我的興趣在這裡,所以你看一看,你覺得不專業,你就跳過就好,你覺得可以吸收,你就聽一下,對不對。聽一下又不會少你一塊肉,搞不好聽一聽,你覺得很有幫助也不一定。

那當然你覺得如果是誤導部分,那更好,那表示你自己有思考,這樣激發你自己成長,也是很OK,是一個功德。所以目的不是在追求這個創作的流量,而是創造自己跟觀眾有一些意義的內容。所以我常常會覺得說,時間上的取捨是還蠻重要的,因為創作時間是比較寶貴。

 

時間取捨與創作熱情

 

所以有時候大家會講說,你怎麼那麼多時間做事,我就說你就少打一些電動,我只把打電動時間拿來做創作。有些東西的確是對我來說,是比較有意義的事情。雖然說看起來整體YouTube影片跟Podcast流量,其實也沒有什麼很高,有時候一集可能不到1000人看,但是對於自媒體創作者來說,即使有一兩個觀眾看,我都覺得值得。為什麼,至少有這些人在看。

我一開始在錄Podcast的時候,我自己跟我自己講說,Podcast那時候在56年前的時候,5年前的時候,一集可能都不到200個人看,但是就聽,那Podcast用聽的,那但是我就覺得至少還有人願意聽,那我就可以錄下去,至少還有那麼一個觀眾,我就覺得還可以繼續錄下去。

 

創作的意義與成長

 

所以創作的過程當中,同時也是幫助我說,更理性的面對一些投資決策,通過這些研究跟思考,更清楚地去理解自己的選擇,而且還是要對自己的投資做負責。所以真正的成長是來自於獨立思考跟探索。所以有時候我去看一些別人的頻道跟內容,我就不會說完全就是採信他們所講,還是要自己去通過思考。而我每個禮拜所做的自我訓練,就是在培養我自己判斷能力,而不是單純依賴別人給的一些明牌之類的,當然就這樣就不是那麼好。

 

結語:創作的自我實現之旅

來到結語的部分,其實創作它就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旅程,創作是一種充滿挑戰,而且是充滿樂趣的旅程。所以你看禮拜一到禮拜三準備,禮拜四錄製,禮拜五到禮拜六後製,所以每一步都是充滿挑戰。從一開始的process,可能要花很多時間,也許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到後來慢慢精簡整個步驟,讓這時間通過工具、AI、寫程式的方式,讓它更快,可以縮短時間,更高效完成這些複雜繁瑣的工作。

你想一個人可以做這麼多事情,他到底怎麼做到,他一定要善用工具。所以於是在善用開發工具這件事情上,又獲得了一些成長,對不對。人會成長是什麼,當你遇到問題了,你思考了,你解決問題了,於是你成長了,就這麼簡單而已。所以在做這個過程當中,也讓我感覺到學到這些東西,本來我也不會,就慢慢去學。

所以做這個創作內容,等於是讓我有成長,也可以跟志同道合的觀眾分享一些熱情。所以有些人會講說,你應該要追求流量,你這樣訂閱很少,這樣好像創作不是這麼精美。但是我覺得說,我就會繼續持續這種創作之路。當然可以做多久我也不知道,我覺得有時候你不要去設定這種時間,而是你這種熱情可以延續多久,你就做多久就好。

它不只是像這種自媒體,它不只是一種對外分享平台,它當然也是一種自我實現旅程。每一次研究,每次節目,都是對自己熱情的回應,也是對於自己更好的追求。好,大概是這樣,分享總是單純快樂,期待下一次再見。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