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真的要月花1.7萬嗎?老人調查的揭露真相,年輕人該準備多少錢才能夠安心啊?111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心得(上)


生成的圖片

 

前言

今天要分享的題目是:退休真的要月花1.7萬嗎?老人調查的揭露真相,年輕人該準備多少錢才能夠安心啊?

這是111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政府所發布的一個報告啦。我在看社群媒體啊,就有一些群友在貼文章,就網路有些人在討論這份報告的內容。當然講到這個平均生活費,老人的平均生活費,就大家看這份報告的內文裡面,它裡面會寫到說平均生活費只有1.61.7萬。你根據這份報告來看,好像確實是這樣。可是真的有這麼容易嗎?你直接去想這個邏輯,退休之後真的只需要花1.61.7萬嗎?還是說這個範圍是有所定義呢?

 

大綱

1.前言
2.
報告內容解析
3.
影響生活費的因素
4.
與子女同住的影響
5.
生活習慣的影響
6.
統計分佈的影響
7.
退休規劃的啟示
8.
投資與資產配置建議
9.
實際案例分析
10.
降低退休後花費的建議

關鍵字

#退休 #生活費 #老人調查 #退休規劃 #投資 #資產配置 #通膨 #長照 #以房養老 #儲蓄率

 

報告內容解析

我們如果看這份報告裡面,其實它裡面提到說,5564歲平均生活費是17880元,65歲以上的平均生活費是16793元。你會覺得怎麼這麼奇怪,退休生活哪有可能只要1600017000,不用看病這些事情對不對?哪有可能不用買藥吃對不對?怎麼會有這麼便宜呢?怎麼這麼低呢?

那為什麼會這麼低呢?其實因為它的報告統計,因為我好奇,就看一下這內文,就看一下這份報告,我也下載下來看一下。它的定義是講說,日常可使用的生活費,就包含食衣住行育樂,不含房屋修繕、醫療、長照、旅遊等大額開銷。你可以想像就是日常可生活,就你生活費大概就是多少錢。

影響生活費的因素

與子女同住的影響

有些老人家他跟子女同住,那日常開銷小,實際上大部分費用是由子女承擔。大家會說不是啊,現在不是少子化哪來小朋友一起住?你要知道這是110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等各位如果我知道收聽節目的,大家可能都還很年輕,還是說中年人居多,那等你真的退休的時候,可能才會面臨到沒有子女,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子女的情形。但就現況來說還是蠻多老人是跟子女一起住的,這很正常啦。

生活習慣的影響

第三個就是生活習慣的問題。普遍像有些老人家他的花費啊,普遍是比較節省,娛樂跟旅遊支出不多。我自己觀察啦,比如說老人家他有些習慣,比如自己種菜,那可能至少買菜這件事情就不用,自己家裡有種一些東西可以吃。那娛樂啊,可能就家裡看看唱唱歌,看看連續劇這樣。

那旅遊的部分呢,有些老人家真的他有經濟實力的,他會去花錢的,比如說環遊世界啊,坐郵輪之類的。那有些的話,他基本上就是在家也沒有特別出去玩這樣。所以你要講生活習慣,這真的見仁見智,有的人他可以花很多,有的人花很少,這很奇怪啦。

像以前,比如說我以前買房子,賣我房子的那位老人家,他大概70歲,他是一個叔叔啊,在賣我房子。那時候我就看他,他在看環遊世界的郵輪呢,那個簡介,然後那個旅行社還寄那個單子到我家,因為他搬走沒有改地址,就寄到我家來,說看,這麼厲害,財力驚人,還可以去環遊世界。

統計分佈的影響

第四個就是啊,統計分佈,有33%的老人每月僅花600011999元,等於是拉低平均,但是仍有11%的老人家月花費啊,超過3萬元了。所以我如果以這小節來看,其結論是1.61.7萬,它只是一個基本的生活,生活費的這個線,它只是一個平均數據啊,不代表理想退休生活的標準。

其實就我來觀察,有很多的這種老人養生村呢,你去看,有些是那種它有包含醫療照顧這些的,它可能你光入住一個月可能就三五萬了。這1.61.7萬可能就是真的只是那個生活開銷啊,就買一些東西吃啊,那些花費的。

退休規劃的啟示

我們啊,這篇研究報告對退休規劃有什麼啟示呢?其實第一個是500600萬啊,假設你存款到那個時間點啊,500600萬大概就是一個下限啊,如果你想過平均型的生活,退休金大概需要500600萬元。那9001500萬可能還比較舒適一點,比如說你想保有旅遊、娛樂跟醫療保障,那退休金的需求大概會在9001500萬。

那第三個是通膨跟長照,它其實是一個關鍵風險,30年後的1.7萬購買力可能只剩1萬。那長照需求一旦發生,每個月支出可能會35萬,就我剛才講的,你需要住一些養護機構的時候,那個費用就高了。有些啊,那個老人公寓它其實只是給健康的老人,它收的是健康,你有自主能力的老人家,那它的費用也許還稍微低一點。可是如果你一旦需要有這種長照型的,或是照顧型的,那費用就會比較高了。

投資與資產配置建議

不過我個人認為其實退休的這個金額啊,如果你只是用一個總額來看,是比較可惜一點。像我的概念我會認為說,500600萬元,我可能會把它乘以5%6%,這領個股息之類的,你從這裡面去看,大概比如說你1000萬,一年領個五六十萬,很合理,這也算是常態了,在國內比較常見的。你一年有個五六十萬,基本上就是薪資中位數了,臺灣人薪資中位數了。

那這樣子對於退休生活來說夠不夠用,這當然是見仁見智的問題,至少你賺的已經是中位數了。基本上我認為你有1000萬,可能會比較好。當然如果你要考慮到癌症,或是一些醫療的狀況,你可能要大筆費用支出,那你就這個金額就必須要再拉高一些。

退休,它其實不是複製老人的現況,現在老人習慣節省,這當然還是見仁見智,但是年輕世代對於生活品質要求更高,支出的結構就不太一樣。

實際案例分析

我們來看一個實際規劃退休的例子,假設一個35歲上班族的小玲,她希望在65歲退休,理想的生活型態是每月支出3萬元。如果以單身族來說,每月支出3萬元,其實還算是蠻舒服的生活了。當然因為這邊的這個3萬塊,你可以去想像她可能只是她的平常生活花費了,另外也許她有一些房租這樣。如果以單身族來說,事實上是還好。

薪資需求的部分是3萬乘12,再除以0.04大概就是900萬元,大概就可以30年後通膨後調整,假設是2%,那你就可以思考到大概一個月是5.4萬元。所以實際上退休金的需求就是5.412,再除以0.04大概是1620萬元。

那這樣子的算法是小玲如果年薪80萬,大概每年能存下20萬,大概是25%的儲蓄率。那投資報酬率假設5%30年後大概可以累積1300萬左右,那接近目標的1620萬元。如果再提高儲蓄率或延後退休就可以補足缺口。這是一個簡單的試算範例。

投資策略與注意事項

所以其實大家如果趁年輕,不要說把這個錢只是存在銀行裡面,那真的蠻可惜的。你把這筆錢好好善用做投資,當然不是隨便投資,現在投資詐騙超多。那請大家還是要用功去做買一些,比如說投資市場,股票市場上的這些標的,盡可能如果你不懂得研究,當然是先買一些大家常見的ETF。你去證交所的網站上,它上面都會有公告,現在定期定額排行前幾名的ETF,你可以去觀察可以去選擇。像這樣方式,至少你有一個起步開始。

不要讓你的錢放在銀行裡面,呆呆地放在那裡,那你就會有一天坐吃山空。你剛才我們提到一件事情是,你的錢它會遇到貶值的問題,因為未來的通貨膨脹,每一年通貨膨脹會隨年提升。如果你的錢放在銀行裡面,它的購買力就會下降。所以如果你的錢是放在投資標的上,它本來就會跟著市場一起成長的話,那理論上你的整個市值的部位也會隨之成長,這是很合理的。所以就比較不會讓你的錢貶值的情形。當然前提是你不要亂買亂賣,很多人他這種,喜歡買一些變色龍標的,今天買這個明天買那個,那你的錢就會在手續費稅費裡面不斷消耗掉,要累積退休金上面來說就會大打折扣。

降低退休後花費的建議

我們步入退休後應該要怎麼降低花費,其實討論到這個topic,我是覺得蠻有意思的。如果說資產準備不足,其實我們可以通過花費調整,讓生活更穩定。我覺得第一個很關鍵的事情是什麼,居住地方的調整。如果你不需要太大的空間,其實可以考慮縮小住房或者是搬離市區,降低房租或是物業管理費用。如果有房產可以考慮以房養老,或是出租部分空間增加現金流。

關於這個以房養老,我們過去不知道哪一年的節目集數有講過這件事情,有興趣可以去搜尋一下,就威利財經角頻道,你去查這個以房養老,我印象中。當年我的結論是以房養老這件事情,很不好用,因為你算起來到最後是不是很划算。但是比較適合是你根本不懂投資的,你搞這以房養老是比較合適,因為你去算一下,整個這樣子的貸款方式到底好不好,你可以去斟酌去算,因為網路上都有資料。

但是我比較認為是,假設你有房產,你不見得是要以房養老,不對,更正,你不一定要用銀行出的以房養老方案,你可以用你的房來養你的老,這是沒有問題的。你可以通過房產的方式,做一些比如說財務規劃,比如說理財型貸款。當然現在我知道銀行對於這東西很敏感,所以你可以適當斟酌著使用。你如果用這樣的方式活化你的資產,你是不是可以用這筆錢,放到股票市場讓你的資金更膨脹,更大一些。那你有這樣的資金,你通過投資標的給你的現金流,你也可以過生活。你未必一定要通過銀行,銀行出的以房養老方案,來達到你的退休目的,不見得。這種方式有很多,大家如果提升財商視野,你大概就會知道有哪些方式可以去使用。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