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的論點是說,退休之後不用依賴每月的固定現金流,就比如說,有些朋友會想說,啊,我就領股息,啊,每個月領多少,這樣比較好掌握自己的這個現金流狀況。
大綱:
1.重新思考退休現金流的觀念
2.指數化投資與高股息ETF的定義與比較
3.現金水位與4%提領率的理想與實務挑戰
4.執行4%提領率的心理與行為難題
5.現金水位策略與資產再平衡的複雜性
6.高股息ETF的優勢:穩定現金流與操作簡易
7.高股息ETF的潛在風險與報酬限制
8.策略選擇的心理因素與技術門檻
9.不同現金流策略的實務考量與應用情境
10.總結與未來現金流策略的延伸討論
關鍵字:
#退休理財 #現金水位 #4%提領率 #高股息ETF #指數化投資 #資產配置 #再平衡 #操作難度 #心理壓力 #現金流策略
重新思考現金流
文章裡面提到說,應該要將現金視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比如說,你可以預留幾年的這種生活開銷,當做你自己的一個資產配置的水位。那比如說,你同時有做一些這種資產配置的部分,你可能有股票啊、債券,你可以資產配置再平衡啊,來補足這個生活的現金流的部分,生活的現金費用這樣的部分。那我覺得這個論點也不錯,啊,於是我來思考一下,它到底有哪些延伸的一些問題點,或者是思考方向啊。
那我覺得啊,你是不是改變這個現金流的思維,就可以輕鬆地退休呢?我覺得這很好,可以去想想。當然了,相較於依賴這種高股息的ETF,配息的簡單操作啊,這種指數化的投資策略在執行上,是不是對於一般人來說比較有挑戰,到底有哪些挑戰,那能不能通過指數化投資,來搭配4%提領率或是買債券,這種策略來優化現金流。
指數化投資與高股息ETF的定義
我們這篇,本篇講的指數化投資指數,指數投資大盤市場啊,要先定義清楚。啊,那這裡提到高股息指數啊,高股息ETF是指說,成分股是高配息啊,或者是高殖利率的這種篩選機制方式,我們要先定義清楚。那來討論一下,有哪些難題啊,跟是不是混合配置啊,會是一個比較實務的解法。
現金水位與4%提領率的挑戰
第一個,現金水位跟4%提領率,其實它的理想是蠻靈活,但是我認為啊,它可能會有一些執行不易的地方,哪些呢?比如說,退休之後,如果假設我今天不追求,每月的固定現金流,那你大概有哪些方式?比如說,我預留兩三年的開銷,比如說,每年生活費100萬,我大概要準備200到300萬的現金,或是一些短期債券,我們有一些集數介紹的短債,那你可以應對說,市場下跌的時候,我大概還可以保持生活,因為我手上有錢,對吧。
市場上漲的時候,也許可以賣出部分的獲利資產,去補足我花掉的那些,這些現金水位的部分。當市場下跌的時候,我反而不用急著說,把手上的資產賣掉,而可以先使用手上有留存的這筆現金。
4%提領率的規則是講說,每年你從投資組合裡面,提領4%作為生活費吧,比如說,1000萬資產提領40萬,更正,40萬,那你可以通過這種通脹調整,來配置你要提領的金額。
指數化投資的長期策略
也可以依照這個指數化投資長期成長,比如說,7%到10%的這種年化報酬的標的,去維持資產的永續。那長期投資啊,跟其餘的資產,比如說,大部分資金投入到指數型ETF,像是台股0050,或是這種全球的VT,去追蹤特定市場的市場指數,那台灣的加權指數,跟MSCI世界指數,這些也是可以啊,比如說,以低成本去捕捉市場的表現,那追求長期成長。
其實這些投資策略,大概都是怎麼樣,用現金緩衝,或是規律的提領,去減少你在市場低谷賣出資產的壓力。所以它的重點在於什麼,讓你不要賣在阿呆谷,是一個重點,讓資產長期可以增值。然而,跟高股息ETF的這種配息,這種比較穩定性的配息相比來說,這些方式上面,它會有一些挑戰。
執行4%提領率的心理與紀律挑戰
有哪些挑戰,來討論一下,第一個是,比如說,你在心理上會有一些,抗壓力的挑戰,比如說,市場有波動,有風險,比如說,在2022年,美股下跌20%,台股下跌15%,那投資組合在大幅縮水的時候,你還要冷靜等待反彈,或是你要堅持4%,這個4%提領率,比如說,你不要在恐慌的時候賣出更多。
對於比如說像想要習慣穩定收入的投資人,或是退休族來說,他心裡面的負擔是比較大,有可能是高於,他持有高股息ETF,每月入帳或是每季,每年入帳那種安心的感覺。那4%提領率,它還要有嚴格的紀律,比如說,市場連續下跌的時候,提領可能會侵蝕到本金,引發你對市場浩劫的這種焦慮,因為市場長期會有些上上下下。
那你在設計這樣子的提領率的時候,你還要去思考,當面對那些情況的時候,你能不能堅持得住,去做4%的這樣提領的動作。但我知道有很多朋友會講說,沒有,我都已經投資可能30年了,我就做4%,還好吧,沒錯,你有算好,應該是沒有什麼大問題才是,但是就是要減少自己,對於資產減損的這種焦慮感就好。
行為改變與技術執行難度
再來就是第二個是行為改變的障礙,那高股息ETF,它提供被動的現金流,很像是薪水自動入帳,有些人打趣說,他就講說,你是不是當這個社畜當習慣了,連投資你都要怎麼樣,每個月都領固定,或是每季都要領固定的,這樣子的股息收入。當然,我覺得這也沒有什麼對錯,就看每個人自己的習慣跟想法。
那現金水位的策略是要求,你要主動判斷,比如說,賣出的時機點,那4%提領率是每年你要計算通脹,這些做一些調整,可能變成到最後是動態提領,這股市行情好的時候,多提一點,或是多存一點,就提出來存在現金裡面,股市比較差的時候,你就提少一點,就是避免說,很快帳戶裡面的錢就越來越少。
兩者你大概都需要,改變數十年領薪水的習慣,這種行為調適的難度,它當然會有啦,不能說做不到,而是說,你需要去調適、去改變自己。那有些退休族不願或是不擅長,頻繁地監控投資組合,那有可能會導致這些策略執行在,半途而廢了。
技術門檻與操作複雜性
那再來,技術跟執行難度,像這種現金水位的策略,資產再平衡,你必須要了解到一些市場的週期,或者是你要固定,自己要很有紀律,我就一年做一下資產配置,去重新再平衡,而且要掌握買賣時機,那什麼時間點,你覺得算起來OK,你要去去做。
再來,4%提領率,要計算通脹這些,通脹這些,保持你的提領率,不要超支,那對一些缺乏投資經驗的人來說,其實這個比起你單純就是,高股息的ETF持有領息來說,是比較複雜一點,不是不能做,而是相對複雜一些。比如說,現金水位當中,你要去思考到賣出實際的錯誤,有可能會過早錯過上漲,或是過晚加劇損失。
或是4%提領率沒有考慮到,市場連跌的時候,有可能導致手上這些,生活的現金流不足,或是交易涉及一些,手續費跟稅務的考量。那資金規模的靈活度,其實這些策略,不要求特定的高額資產,那但是,假設,你的現金水位或是提領比例過高,投資組合縮減有可能影響到,長期的成長,增加執行的難度跟挑戰。
高股息ETF的優勢與限制
其實,預留2-3年的現金水位或4%提領率,幫助投資人撐過市場波動,理論上是可以靈活應用,但是心理上的壓力跟行為改變,還有技術的門檻,你對於這些知識的掌握,還是遠高於高股息ETF的簡單配置,對一般人來說,它的執行難度會比較高一點。
我看資料裡面有提到說,2023年的行政院主計處,國富統計有提到,家庭的淨資產中位數大概是894萬,顯示其實多數的家庭資產是很有限的。所以,有些朋友會提到說,我要存什麼2000萬退休,其實對大部分台灣的家庭來說,真的是有點難,那有錢的人很有錢,沒有錯,但是對於一些中產或中產以下的,這些家庭來說,真的是確實有一些困難度。
高股息ETF,它是穩定現金流的簡單路徑嗎?其實高股息ETF在這裡的定義是指說,成分股根據高配息,或是高殖利率篩選的基金,因為有些ETF,它是屬於什麼,高收益分配,不代表說它就是有這樣子的篩選機制,所以我們先定義清楚,通常是挑選過去配息紀錄,或是股息收益率高的一些公司。
高股息ETF的操作簡單性
相較於這些現金水位或4%提領率的策略,它的操作方式比較簡單,但是也有一些挑戰,比如說,每月配息,或是每季這種配息,給投資人帶來的心理上的一些安全感,有些朋友就一直打來說,你就想要安心,投資哪有什麼安心,哪有什麼絕對的,對不對。但是我認為,對於一些投資人來說,他在投資上面,他可以得到一些放心的感覺,安心的感覺,還是蠻重要。
比如說,你投資1000萬,在於年配息5%的ETF,大概是可以產生50萬元的年現金流,而且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他可以知道過去的配息紀錄跟狀況,他也可以很明確知道,大概即使會減損,在市場比較差的時候,過去總有幾個年度、幾個季度,市場行情很差,那時候配息狀況是怎麼樣,他也可以大概知道。
所以在對未來預期現金流的配置的時候,他心中是會有一把尺存在。那操作相對簡單,不用頻繁交易或是再平衡,你當然,如果有些人他很厲害,他會領到股息再去買別的,那是另外一種交易的投資模式,不在我們這次討論裡面。
高股息ETF的穩定性與風險
那這樣子的領息方式,比較像是薪水自動入帳,適合你不主動管理投資的一些人,它等於是你就是看到現金進來,你在這個錢,你可以決定再投資,或是你要拿來用,或者是你要拿來再投資別的,不是這一檔的ETF,或是標的,你可以自己去決定。
但是它還是有一些穩定性的隱憂,比如說,剛才講的,股息,它不是,絕對的穩定,有可能是這些成分股的企業獲利下滑,也有可能減配或是停配,像一些疫情期間,有些高股息ETF的配息率就下降,影響現金流。那,過去的經驗來看,它的長期報酬率是低於大盤指數,如果你以台股來看,長期的年化報酬大概是8-10%,高股息ETF大概是6-7%,有可能會限制資產的成長。
那配息來自於本金的侵蝕,或是資產縮水等等,那對於一些,需要你可能在綜合所得稅級距比較高的朋友,對於高收入的退休族來說,是比較不利。不過,你對照像現金水位法,或者是4%提領率的這種策略,來做退休的人來說,高股息ETF,它的方式在於被動現金流,你不用去主動賣出資產,或是計算提領率。
策略選擇的心理與操作考量
你可以這樣,你可以這樣想,心理的壓力跟操作的錯誤風險是比較低,那你面對市場波動的時候,你可能是比較安然處之,那一群人。那現金水位或4%提領率,結合指數化投資市場大盤,它的報酬率潛力是高,但是你要學習這些相關的知識,怎麼去提領,搭配通脹,然後,或者你在市場低谷的時候,你不要去做一些賣出的這樣情況,而且要去學習再平衡,或是提領的這些方式,那要有學習跟紀律。
我知道市場上有在賣,什麼動態提領大法,有一些相關的課程,還賣很貴,所以它需要know-how,不是說你就這樣看幾本書,看一些什麼就會。最近又有FB一堆什麼指數化的那些投資課程,那些內容在賣,但我認為,你當然有那些錢,你想要去多學習,當然沒什麼問題,只是我說,你要真的去操作,實務上還是要做一些,知識的學習,跟多做一些了解,甚至要多做一些演練。
總結與展望
那高股息ETF,因為高配息或高殖利率成分股,它的操作相對比較簡單,那穩定的一個現金流,出現,那但是,你還是要去思考,它會不會有一些報酬上的限制。那其實,這幾種方式來說,它們都有一些優缺點,就是看每個人自己的,搭配跟應用方式。
下一集的分享,我們來討論這個買借死的現金流,另外一種解法,然後,當然有些優點跟缺點,那來跟大家做一些討論。最後,在下一集的部分,來討論這幾種,用現金流的方法,有哪些互相的,搭配的方法,那還有什麼案例,我們來做一些實務上的討論。分享總是單純的快樂,期待下一次再見!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