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人在考慮投資VT時,心裡其實是矛盾的。
一方面知道全球分散是理論上風險最低的策略,VT 也提供了一鍵配置全世界的簡便途徑;但另一方面,又不禁懷疑:「裡面那些新興市場會不會是拖油瓶?」要不要自己組全投資組合?
畢竟,美股本身就已經是全球企業的中心,不少大型企業如蘋果、微軟、台積電,營收遍佈全世界。有人會想:「既然如此,我乾脆直接買美股,不就等於間接參與全球經濟?」
更何況,當美股下跌時,全球股市往往也一起回檔,那麼所謂的「全球分散」,真的有發揮避險效果嗎?
如果買VT反而讓你承擔新興市場的政經風險與波動,是否是在增加風險而非降低風險?
這篇文章,就來一一拆解這些疑問,幫你釐清「投資全球到底是不是更好的選擇」,以及該怎麼看待新興市場在你的投資組合中所扮演的角色。
大綱
1.前言
2.投資全球的疑問
3.投資選擇的考量
4.調整投資比例的思考
5.全球投資的風險與優勢
6.美股投資的吸引力
7.新興市場的風險與機會
8.投資本質的思考
9.投資選擇的彈性
10.自行調整投資組合的挑戰
關鍵字
#全球投資 #美股 #新興市場 #風險分散 #市值加權 #ETF #VT #投資組合 #政經風險 #報酬率
投資全球的疑問
但是啊,他有提到假設你美股跌啊,普遍全球大概各國股市也是在跌。而且如果你這樣子投資,是不是乾脆就直接投資美股,就可以達到全球分散?那美股的一些大公司,原則上它也是全球佈局。臺積電也是全球佈局,有沒有到處亂蓋?啊,沒有,沒有到處蓋了。所以啊,是不是乾脆就直接買美股就好?
另外如果說,今天買了VT啊,那VT裡面有些新興市場,你也會承擔到這些新興市場,它的政經情勢啊,可能沒有這麼穩定。你也會有機會是,相較於說美股的風險,美國的風險來說是更高的。是不是一種增加風險的方式?
問題整理:
1.
既然美股企業本身就有全球佈局,是否直接投資美股就能達成「全球分散」的效果?
像蘋果、微軟、台積電這些大型企業早已遍佈全球,那還需要特別去買VT來「分散」嗎?
2.
全球股市高度聯動,美股下跌時其他國家也會跟著跌,那投資VT真的有分散效果嗎?
若市場本質高度相關,所謂的「分散」是否只是表面上的感覺?
3.
VT中包含的新興市場成分,是否反而會拖累整體報酬,甚至增加不必要的政經風險?
對新興市場的不確定性感到擔憂,會讓人猶豫是否該「全世界都投」。
投資選擇的考量
那如果說,我又不想要承擔這種不穩定的金融體系,跟政治風險,但是啊,我是不是要考慮到,我就不要來做投資VT?那是不是乾脆,可以考慮自己來組啊?或者是我就單純投資美國就好,我就不要這種中小型的這些國家的這些市場。
那大概呢,我總結一下他的題目是這樣。第一個就是我今天要投資,我是不是乾脆投資美股就好,而不是投資全世界?第二個,如果我投資全世界,可是全世界裡面又有新興市場,像VT裡面就有一些新興市場。那可是這些國家,我又很怕它是什麼拖油瓶,導致績效不好。
調整投資比例的思考
那是不是,第三個問題是我要不要來進而調整各國股市的比例?我想投資全球,但是我要來,我知道VT可能會有調整各國股市的比例。但是如果今天我想要自己調整一下,那調整比如說美國的市場跟新興市場的占比,那是不是這樣子做法會比較好?是不是這樣做法又是不切實際?他有這樣子的提問。所以大概是這三個問題。
其實我必須要講,投資全球理論上它是一個最分散的選擇。分散風險,本來它就是在現在人投資裡面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原則。而全球投資就是把你的資產分佈在世界各地,理論上達到風險分散與收益多元的目標。而市值加權的全球型ETF最知名就是VT,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因為以前有朋友問我什麼是VT,那VT就是這個名字。
全球投資的風險與優勢
通過市值加權的方式,把資金配置於全球在可能9000公司,現在不知道有沒有到上萬了。那在這些股票裡面,美國占比大概60%,已開發國家30%,新興市場也有個10%左右。全球投資它會不會是一個風險比較小的事情?其實我們可以理解,全球投資它本來就沒有辦法說完全避險,但是可以分散單一國家政策這些政經風險。
所以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如果今天在投資的時候,我是不是來考慮到,我用VT來做投資,或者是我用美股投資就等於投資全球嗎?第一個題目是這個。其實你可以觀察美股企業,像標普500的企業大概有40%營收是在美國以外的區域,等於是讓VTI或是VOO,某種程度它間接全球分散。的確它有這個效果存在。
美股投資的吸引力
那美股的市值雖然占比高,但是GDP只占全球的25%。所以有些新興市場市值雖小,但是成長率是比較高。如果只有投資美股,它當然等於是你錯失了其他成長性比較高的一些地區。那美國的制度優勢它會吸引到資金,因為市場法規的透明流動性高,所以等於是全球資金的首選,也讓美股的市值居高不下。
那為什麼有很多人會思考說,那我就偏好,比如說美股市場單一市場這樣就好?為什麼呢?因為投資人其實會有一種心理跟熟悉的偏好,會認為說自己熟悉的市場,對於一些陌生國家,例如說南非、巴西,會缺乏信任。再來就是看到美股的績效優異,10年年化,美股的年化報酬率大概13%,那吸引許多資金讓人以為說,投資美股就好。
新興市場的風險與機會
另外就全球ETF的操作心理門檻,像VT它的波動小,成分國家多,雖然穩健,但表現可能不如VTI。有時候會認為說你投資VT,那裡面有一些拖油瓶,績效拖累。那新興市場它是不是一種高風險與高報酬?其實這就是新興市場來說,它本來就是一種,有人Cas人口紅利或是中產階級崛起的狀態,它有一些巨大的成長機會。但是缺點就是它政經不穩定,匯率波動等等,金融法規不完善,它當然相對是風險比較高。
所以其實從上面我們來討論這幾個題目,第一個就是,你是不是直接投資美股就可以達到全球分散?就某種程度來說是沒有錯。可是為什麼有很多人會在,你就去觀察網路上的這些媒體,它會跟你講,投資還不如乾脆就是投資全世界。
投資本質的思考
其實我記得我跟這個網友留言,我是有跟他講,其實投資的本質本來就是,你要把金錢放置在自己看好的地方。假設你今天做一件投資的事情,首先你要先了解你在幹什麼,然後等待,當然你是看好,你才等待增值的機會。指數化投資,或是你講指數投資,某一個區域,它某種程度也是一樣的概念。
你必須要理解,比如說我今天就我來說,我會認為投資VT這件事情,它會是在投資組合裡面的基本盤,但是我不會當做它全部。但因為我知道投資美股,它的成長機會比起投資VT來說,在歷史的角度來說,不管是歷史角度上來說,或是我個人的淺見對未來的走勢來說,我認為相對於啊,美股對於全世界的股市來說,可能還是好得多了。這是我自己對未來預期的image,它沒有對錯,這只是代表個人主觀的意見與看法。
投資選擇的彈性
所以你問我為什麼,我為什麼乾脆,我為什麼不直接全部都投資VT呢?因為我的見解就在於說,投資本質本來是把金錢放在自己看好地方。我比較看好在美股上的發展,所以於是我投資在美股部位,當然是比VT這個工具投資的部位來說,還是大的許多。
那為什麼投資要分散全世界呢?其實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思考點。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你今天投資很多人會怎麼樣,過度在追求,過度追求分散投資這件事,一定要投資到全世界。更有甚者,比如說更想要自己調配,像這位朋友他有提到,那新興市場啊,如果我只投資VT,那VT裡面就有新興市場,我是不是會導致績效不好?
自行調整投資組合的挑戰
有些人會另外一種思考,就是我要投資各個市場,但是我不想要市場,我不要選,或者是我這幾個市場,我要調權重,我自己喜歡的權重。那這樣的做法,它當然沒有錯啊,但是投資的人,這是符合你自己的投資取向,而且你真的看好這樣子的做法,當然是很OK的。
但是我必須得講,今天你要投資全世界的朋友,你只是很單純,我想說,我有一筆資金,我希望它可以全自動化,依據這種市值占比的方式,來做全球佈局,VT它還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不能說它一定是叫績效很好,No No No,但是你可以理解成,它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
而對我來說,它會是投資組合裡面的一個基本盤,這再怎麼樣,我還是有一個VT在。好,那當然過去VT持有到現在還是賺的啦,不是得講,只是說相對於其他的美股標的來說,可能沒有賺的這麼多。
VTI與VXUS的組合
那這裡啊來補充一下,這個朋友有提到說,像VTI加VXUS,VXUS跟VT是要投資這個還是要投資VT呢?其實VTI再加上VXUS,它是指說你可以自訂去調整組合,比如說VXUS等於是投資美股以外的市場,那VTI就等於是投資美股的大盤市場了。那這兩個你就可以去調比例,看你想要哪個比例高,哪個比較低。保守者,或是積極者,你都可以去自己去佈局。
比如說,你要比較積極,也許你希望在美國以外的這種新興市場啊,或是其他的這些區域你是要高一點的,那你就可以自己去調整比例。就是你認定這兩個比例,你想要怎麼調其實都可以,它等於是一個彈性的存在。
投資美股是不是就等於投資全世界?
我今天如果要投資啊,我投資美股是不是就等於投資全世界?是不是可以這樣認定?我覺得沒有辦法完全這樣認定,你只能說某種程度來說,它的確是間接投資在全世界,沒有錯。可是就投資的佈局角度來說,你很單純的,它還是在投資在美股這個市場,以投資的區域來說,你是直接在投資美股市場。而美股市場這些公司,它跟全球經濟是有掛鉤的,是你可以這樣理解。
只是,以投資的角度來說,我會覺得假設你今天你是希望單純投資全世界,VT還是比較簡單。啊,不要說啊,我自己要去調什麼4個區域又要分25%,或者是我就不要新興市場其他的,市場我都要都要占一些。其實我覺得當然可以做,問題是那多花你的個人時間。
投資操作的時間成本
投資在分,比如說你已經調好你的權重在各個市場,那這意味是什麼?你要定一個時間點,自己要做再平衡,我要調配各個市場的比例,我要自己去操作,讓這幾個市場是平衡的比例。那這些的做法就有,依賴於投資者自己很積極在不斷做操作。
而投資,這件事情,它有時候就是你越積極的看著你的標的,戰戰兢兢在那邊調比重,反而你沒有辦法長期持有,反而是你買了放著不要管它,反正你知道它在市場上,它會有一個長期向上,上漲的趨勢,的原因是來自於人類不斷的驅動成長與進步。
投資全球的簡單之道
假設你認同這個觀點,你投資單純投資VT,它還是會給你一個不錯報酬,只是相對於你看好的某個市場來說,它也許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但是它是一個最簡單的選擇。好,所以,投資這件事我還是要跟大家強調一件事情,會有這種,這樣子在思考說,比如說我要投資美股是不是投資全世界,或是我不要新興市場,這樣子的想法。
其實我覺得回歸一個本質點,就是,到底你看好在什麼地方,於你在那樣子的區域,那樣子的標的上佈局,就只是這樣而已。比如說我今天我沒有什麼任何看好的市場標的,當然我看好這個整個世界,它再怎麼樣,全球還是經濟會蓬勃發展,當我投資VT是一個最簡單。
接受投資的包裝特性
但是你就要了解到,當你今天買的是一個大補帖,它裡面肯定就有一個你不想要的,你有買過福袋,買過福袋就知道,你裡面就可能有一兩件你不要的衣服,或者你不要的玩具,這叫做正常。但是你必須要接受,為什麼?因為你買的就是一個package。
重點是它會自動去調配,你不想要新興市場,但是新興市場,它有可能是未來成長的一個發展方向。新興市場它有什麼人口紅利,是它有一些產業發展,它相對於成熟穩定的區域來說,它還是有一個成長的機會,是有一個突破的機會的。所以你放棄了新興市場,不見得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風險與報酬的平衡
當然你會說我這樣可能降低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是沒錯,但是你要不要忘記一件事情,投資本來就是在風險與你的報酬之間做取捨。所以一定要了解到這一點,還是要跟大家思考,有時候思考是好的,但是你必須要誠心,就是好好的問問自己的心,你到底喜歡什麼市場,於是你去佈局在那個地方,而不是說我想我只想要都好,我都不要不好的地方,那是不可能的。
你因為一體兩面,你要就是要拿全部,不然你就必須要忍受某個地方,比如說你就要自己做很積極的再去做操作,那當然是可以,就看每個人自己的投資選擇。
總結
迷思一:買美股就等於全球分散?
·
很多美股企業(蘋果、微軟、台積電)本身就有全球營收,讓人誤以為只買美股就等於參與全球成長。
·
實際上,美股佔 VT 約60%,但不是「全部」,而且區域風險仍然集中在美國。
迷思二:全球市場會分散風險?但不是都一起跌嗎?
·
投資人擔心的是「市場高度聯動」:美股跌,全球普遍也跟著跌。
·
這讓人懷疑全球分散是否真能避險,或只是心理安慰。
迷思三:新興市場=報酬提升?還是拖油瓶?
·
VT包含新興市場,但這些地區有政經不穩、法規不明等高風險。
·
投資人害怕它拖累整體績效,甚至想「自己組合剔除新興市場」。
·
但這會增加操作成本、再平衡麻煩,也不一定能帶來更好的報酬。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