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文章,其題目是叫做「37歲才開始投資來得及嗎」,好用0050定期定額試算,退休還是可以滾到近千萬。我想,為什麼放在閒聊?就是因為我看了這一篇文章,我其實蠻有心得的。
其實這一篇文章開宗明義是跟你講,你應該是還是要去做投資。因為等於是你每個月,假設在37歲開始,你每個月投資5000元,到65歲的時候,資產可以有到千萬元。那如果說持續的投資,平均壽命的41年後,可能還可以高達4400萬元。
大綱:
1.投資晚起步仍有機會累積財富
2.試算報酬率與現實市場落差
3.人性挑戰長期紀律投資
4.高股息ETF帶來即時現金流吸引力
5.投資人更重視當下現金需求
6.平衡現金流與資本增長的策略建議
7.多元配置強化投資穩定感
8.理想與實際執行力的落差
9.情緒波動對投資決策的影響
10.投資心態與人生階段的再平衡
關鍵字:
#37歲起步 #0050 #定期定額 #年化報酬率 #高股息ETF #現金流 #資本利得 #投資紀律 #人性挑戰 #退休規劃 #配息策略 #投資心理 #長期目標 #實際執行 #理財心態
投資試算與現實考量
好,大概用AI算了一下,你大概要年化報酬率7%的情況底下,大概就可以做到,就每月5000塊錢,年化報酬率7%。那這樣子的確是到退休的那個65歲的時候,是1000萬。那如果你到了78歲,大概就可以累積到這4000多萬元。所以如果你現在是37歲,希望65歲退休的時候有1000萬資產,那每個月投入5000元的報酬率約7%的ETF,例如說文中的0050,是合理可以達成的。那持續到78歲的時候,可以達到4400萬,但是就是要時間跟紀律。
做這個規劃,其實讓我想到一件事情。這個你在37歲的時候,這個時間點大概怎麼樣用錢之計,可能大家上有老下有小。但是現在的人比較不想要生小孩,所以可能也沒有子嗣,也沒有小朋友這些東西。那你就會有比較多的資金來做投資。
投資心理與現實挑戰
那但是,大家其實看這篇文章還是要去思考一件事情,每年有沒有都有年化報酬率7%?像今年2025年好像就還沒看到。如果你用今年來看,0050今年的報酬有這麼好嗎?從年初到現在,我們如果先觀察不含息,不含息的情況來說,大概今年大概都還沒有到一個正的報酬。那當然我知道0050,如果含息來看大概是1.34%。所以其實也不是每年都有那個7%,好像就今年來看,2025年的變數很多,有關稅的影響,要有到7%好像還很難。到現在,如果你含息來看累積報酬率大概是1.34%,但是如果你是看0050的淨值大概目前是負的0.03,參考MoneyDJ的數據,以6月26日的觀察時間來看是這樣子。
所以其實文中裡面我覺得會給人一種希望,會覺得說每個月5000塊好像不是很多,可能覺得說5000塊可能還好。那我就每個月這樣子投個5000,到了65歲的時候我就有1000萬,其實聽起來就是一種希望無窮。可是其實其問題點是在說,它不是每年都有7%,有時候某些年度它的這個報酬率就比較差,像今年2025年就是這個情況。
投資心態與長期紀律
所以對於一些投資人來說,那個心境就代表說你要很有毅力。那你看人在投資的時候,他其實常常會面對到一件事情,就是你會遇到跟你的人性違背的時候。當我看到這個資產的報酬,投資的報酬又不是說每年都很好的時候,甚至你可能投資一年到兩年的時間點,這個報酬可能都沒有到7%的時候,你就會懷疑自己懷疑人生。你會覺得說我為什麼要一直這5000塊是投在這個標的上,我是不是該換了?很多人就會面臨到這樣子的思考點。
所以,先講一個小結,小結論就是我認為,文中所提到這一點就投資5000塊,到65歲1000萬,這種概念來說,本質上它就試算結果來說是沒錯,但是就投資人的心理角度來說,他不容易維持這個投資紀律。因為他有可能在幾年度的時間點,沒有看到這麼好的表現,投資表現的時候,他也許就放棄,他就不太想要投資下去。
高股息ETF的吸引力
那於是就讓我想到,那如果我投資高股息的殖利率6%,每月要領3萬的時候,我要多少資金股票?大概你每個月要3萬殖利率6%的高股息的ETF來算的話,大概需要600萬元的本金。所以對於很多朋友來說,他相對來講,他比較不會想說直接都all in在0050身上,搞不好他想要的是一些高股息ETF。為什麼?他每個月都看得到那錢,可以有機會看到3萬,也有時候多,有時候少,可能有時候2萬多,有可能也有1萬到2萬。
這樣子的效果可能遠比他在想著那65歲的時候,那1000萬可能還容易達成。所以你看為什麼在臺灣高股息或是配息型的商品這麼紅,就是因為很多人尤其像臺灣是屬於什麼,投資的年齡層已經是偏高了,臺灣老人多,中老年人多。所以對很多人來說,他在投資的那個心境上面,他會有一種思考點,像我已經算是中年人,我就會覺得,我都不知道我可以活到幾歲。我想到65歲,我想到我78歲有4400萬,賣笑羞了,那個時間點我還活著嗎?我都不知道,搞不好就已經走了,失智了,我要那4000多萬幹嘛?搞不好都棺材進一半了。
現金流與長期目標的平衡
所以很多人的想法,他並不是在著眼在很遙遠的未來,而是他思考是當下,他有沒有錢可以花,這才是一個最實際的問題。我當下我需要錢的時候,尤其是37歲這個年紀開始的朋友,他是正值一個用錢之際。你可能買了房子有房貸,你可能有老婆要出國度蜜月,好像我們就群遊蜜月,要花很多錢。所以你看有很多人在這個時間點,他是需要這些錢的,甚至他可能要做點小生意,他需要現金流。
那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在這個時間點,你要他只投資0050,然後再看到那個很遠的時間點的時候,那有那個1000萬,65歲的時候,那個1000萬就好像,現在各位就跟你講,你先不要把錢拿去買一些高股息ETF,你就拿去,比如說你可以拿去投資一些不配息的商品,但是你要很久很久以後,你才看得到那個成果。我是相信有很多人他會受不了,沒有辦法去做長期投資。
投資策略的多元選擇
我到底是要追求這個,比如說0050的資本利得,或是不配息的資本利得增長,就像以前講的一些心得,就是你可以適度的一些是配息型的商品,一部分是適度的這種資本利得為主的這種ETF或是股票,那當然是很ok。這樣子搭配起來,你自己有持續性的金流,你也可以看得到你的投資成果,那還有一個長期的投資的目標在那邊,比如說65歲看到那個1000萬。比如說我手上有15000的閒置資金,我每月5000塊就拿去那個0050,另外1萬塊我就拿去高股息ETF,然後我可能每個月看得到一些進帳,或每一季看到一些進帳,於是可以讓我的長期投資更加的順遂。
投資的實際執行挑戰
但我認為,這個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是就這篇文章來看,我比較覺得是,這個真的可以說服人去投資0050類似這種配息型的市場性標的。因為有時候跟很多剛新手投資的人跟他講說,你就想一件事情,今天如果是一個新手投資人,他啥都不會,然後你跟他講說,你就投資0050每月5000塊,你65歲的時候有1000萬,然後等你78歲的時候,4400萬,有多少人他真的會這樣子做?有多少這種新手投資人,他真的會想要現在開始每個月投資5000塊,然後我等到65歲的時候,37歲開始65歲的時候,我看到那1000萬。
其實我看完文章第一件事,我就打一個大問號,有多少人真的會去執行,有多少人看了這個,他就真的會這樣子做呢?好像不是那麼吸引人,好像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投資的人他看不到那個收益的時候,他就會心裡感到疑惑,尤其是報酬不好的時候,就像剛才所講,0050在2025年這個時間區間,截至到6月26日的時候,它還是負的,含息報酬,那你還可能看到其現價部分,可能還有多一點點。
結語:投資心態與現實的平衡
那對於這樣子比如說你從年初開始投資,或是從去年度開始投資,投資人你就會看不到那個希望,那你就會覺得說好像,我為什麼要期待那麼遙遠的未來,我還不如一筆錢放在那裡,雖然可能我就就投個600萬,但是我每個月可以拿3萬塊,那種感受,反正我這600萬就放在那裡,放到爛,我就不要賣掉,我就每個月就領3萬,領到我不知道哪一天走的時候,我都還每個月領那錢。
有些人就像我覺得,我有些部分就是做這種現金流規劃,那我就覺得我就不要賣,我就每個月每年每季,我就給他領,領到我往生那一天,我都繼續領那樣子的感受,跟你期待不知道那個78歲的4400萬要拿來幹嘛的老年人來講好像似乎會稍微安慰一點自己。當然生活閒聊與你生活在一起,就跟大家做分享心得,分享總是單純的快樂,期待下次再見。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