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頭市場的恐怖考驗:心理崩潰還是堅守?

 


大跌前的恐懼

正值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覺得很多投資人可能很害怕開盤的情況。不只是台灣人有這種心情,如果你去看美國的Reddit,就很像台灣的PTT論壇,很多美國投資人也覺得禮拜一是所謂的「黑色星期一」。

市場恐慌與美國論壇的反應

在美國論壇上,很多人很悲觀,甚至有人貼出自殺防治專線,提醒大家不要想不開。還有美國人很貼心,知道海外投資人會看Reddit,還特別寫了美國以外的自殺防治專線號碼給大家看,真是佛心。有些網友也很溫暖,告訴大家不要放棄希望。

台股投資人的恐懼與策略

回到台股,很多投資人很怕星期一開盤,可能一早就跌10%。舉例像00858可能跌10%以上,甚至11%12%都很合理,因為海外標的沒有漲跌幅限制。對我來說,這標的還是值得長期投資,但大跌的前幾天不適合大量加倉,可以分批買,比如跌5%買一次,部分資金放定存定扣,每月自動投資。

市場波動的常態與心態

我相信很多人星期一開盤就少了台車或一棟房,這很常見。市場哪可能沒波動?關鍵是你怎麼在市場活下來。有人開始算維持率,估算跌幅和投資組合的表現。你也可以用標準差估算單日漲跌幅最大範圍。股市就是這樣,跌幅消息消化完後可能回彈,不一定是回漲,就看市場如何消化關稅事件。

維持率的應對方式

很多投資人擔心維持率不足,有幾個方法:一是用現金補充維持率;二是把借錢買的股票回押回去提升維持率;三是賣掉部分股票還錢,減少借款。現金補充比較穩,因為新增股票擔保品可能隨股價下跌打折扣,但不是人人都有充足的現金能補。

信貸與風險管理

有些人考慮用信貸,先借錢補維持率,後面再還回去。信貸本來就是個好工具,平時小額借貸跟銀行保持良好關係,緊急時還能調到錢,提升財務抗壓能力。平時有借有還,還能隨時間提升額度,信貸也是個實用的資金來源。

投資群組的紛爭與情緒

現在有些群組開始吵架,因政治立場或標的意見不合。這不奇怪,盤勢不好心情就差,賬面虧錢誰會開心?聊著聊著就吵起來,但吵也沒用,還是得面對跌幅。

找戰犯與自我負責

有人開始找戰犯,怪誰推薦買股票或做質押,說網紅害他們維持率不足,要負責。除非你付費請投顧,結果不如預期能罵罵,不然單純看網路資訊就怪別人,比較不好。人要對自己負責,賺錢不分人,賠錢就怨別人,別人說什麼你都信,自己不研究,出了問題就抓戰犯,這也太情緒化。

空頭市場的挑戰與長期思維

有人說之前喊越跌越買的人不見了。越跌越買沒問題,但空頭時大家會怕,這很正常。長期投資在多頭時信心滿滿,但空頭時很多人不敢出手。真正的難處在於面對市場恐懼時,是否能有策略地加碼。閒置資金用完後,空頭可能持續一年甚至三年,誰也不知道。你能做的就是用新的閒錢持續投資,期待市場給正向回報。初期虧損很正常,套住也合理。

震撼教育與心理素質

對新手來說,一進場就遇大跌是震撼教育,告訴你投資不容易。我在網上看過一個例子,一個65歲的阿公聽兒子建議買高股息ETF 00919,從去年開始配息變少,賬面虧80萬,又遇市場大跌,心情很焦慮。投資沒問題,問題是他沒準備好心理,這不是他的研究。投資除了認知,還要心理素質,否則再好的標的也守不住。

認知與財富的關係

我猜這個阿公最後可能全賣掉,因為這超出他的認知。認知之外的財富你賺不到,即使兒子幫他買,他沒這個理解跟心性,最終還是守不住。

面對大跌的建議與反思

大跌別太緊張,可能好幾週都在跌2022年還連跌到10月,賬面虧幾台車幾棟房都有可能。但要耐心等待,全世界都在跌,不只你一個。

如果一開盤就賣光,沒人能評價別人是錯,但回漲時速度也很快,要記得上車。賣光就沒機會,要記得留一部分持有才有希望。若覺得倉位太重就調整,錢是你的,想清楚怎麼賣,才不會後悔。去年的85號也一樣,狂跌時賣,漲回來就沒機會。市場無法預測,只能把當下準備做好。

威利財經角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