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關稅戰,升息跟降息那個最高?

 

【川普的關稅戰,升息跟降息那個最高?Grok3的分析: 截至202535日,降息的機率略高於升息(約55% vs 45%)

Grok3的分析細節:

通膨歷史與關稅的關係

1970年代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美國曾因1973年石油危機與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出現高通膨與經濟停滯並存的情況。當時聯準會(Fed)大幅升息,最終將聯邦基金利率推高至近20%,以遏制通膨。這段歷史顯示,當外部成本(如關稅或能源價格)推高物價時,可能引發通膨壓力。

2018-2019關稅戰

川普首次對中國加徵關稅時,通膨並未顯著上升,因為企業吸收部分成本,且全球供應鏈調整緩解了衝擊。聯準會當時正處於升息週期(2015-2018),但2019年因經濟放緩轉為降息。

2021-2022疫情後通膨

疫情後供應鏈瓶頸與大規模財政刺激導致美國通膨率在20226月飆升至9.1%,創40年新高。聯準會自20223月起連續升息,將利率從近零提升至2023年的5.25%-5.5%,成功將通膨壓回至2024年的3%左右。

2025年川普關稅計畫

川普即將上任(2025120日),若實施大規模關稅,可能推高消費品價格,引發新一輪通膨壓力。學者預估,若對中國商品加徵60%關稅,對整體進口加徵20%,美國通膨率可能上升1-2個百分點,甚至重現「停滯性通膨」的風險。

美國關稅戰背景

美國近年多次發起關稅戰,尤其在川普執政時期(2017-20212025年即將上任的第二任期)。2018年起,美國對中國及其他國家(如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試圖保護國內產業並減少貿易逆差。202411月川普再次當選後,他承諾將進一步提高關稅,例如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20%的普遍關稅,對中國商品可能加徵60%以上的關稅。這些政策可能推高進口商品價格,進而影響通膨。

當前情勢(202535日)

截至今天,美國聯準會在20249月和11月已啟動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5.25%-5.5%降至4.25%-4.5%,反映通膨已受控且經濟成長放緩。然而,川普即將上任的關稅政策可能改變這一趨勢:

通膨壓力:若關稅推高物價,聯準會可能被迫重新考慮升息以抑制通膨。

經濟成長:關稅可能損害出口導向產業(如農業、科技),導致成長放緩,進而支持降息。

影響因素與機率分析

通膨壓力(傾向升息)

關稅效應:川普計畫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20%關稅,對中國商品加徵60%以上。這可能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尤其是消費品(如電子產品、服裝)。經濟學家估計,這可能使美國通膨率上升1-2個百分點。若當前通膨率約3%2024年底水準),可能升至4-5%,超出聯準會2%的目標。

聯準會反應:聯準會對通膨高度敏感,2022年通膨飆升時迅速升息。若關稅引發通膨失控(例如超過4%且持續數月),聯準會可能暫停降息甚至升息。

歷史參考:1970年代石油危機與貿易保護措施導致停滯性通膨,聯準會最終升息至近20%以壓制物價。

機率評估:若關稅全面實施且企業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升息機率約40-50%

經濟成長放緩(傾向降息)

關稅負面衝擊:關稅可能損害美國出口產業(如農業、大豆、汽車),因貿易夥伴可能報復。此外,高物價可能抑制消費需求,導致經濟成長放緩甚至衰退。

當前趨勢:20249月和11月,聯準會已降息至4.25%-4.5%,顯示其關注經濟放緩風險。若關稅加劇這一趨勢(如失業率上升、GDP成長低於2%),聯準會可能繼續降息。

歷史參考:2019年關稅戰期間,經濟放緩促使聯準會從升息轉為降息。

機率評估:若關稅導致成長顯著受挫,降息機率約50-60%

停滯性通膨(兩難局面)

可能性:若關稅同時推高通膨(物價上升)並壓制成長(需求下降),美國可能陷入停滯性通膨。這會讓聯準會難以抉擇:升息恐加劇衰退,降息則可能縱容通膨。

聯準會策略:在這種情況下,聯準會可能選擇觀望,維持當前利率(4.25%-4.5%),直到數據更清晰。

機率評估:停滯性通膨出現並導致利率不變的機率約20-30%

其他變數

企業反應:若企業吸收關稅成本而非轉嫁消費者,通膨壓力可能減弱,支持降息。

全球經濟:若中國、歐盟等採取報復性關稅,全球貿易萎縮可能拖累美國經濟,增加降息壓力。

聯準會立場:主席鮑威爾(若仍任職)強調數據驅動決策,未來幾個月的CPIPCE與就業報告將至關重要。

★★★機率比較

基於當前資訊與假設:

降息機率(50-60%):略高,因為聯準會2024年底已進入降息週期,且關稅對經濟成長的負面影響可能早於通膨壓力顯現。降息可緩解企業與消費者的壓力。

升息機率(40-50%):若關稅迅速推高通膨,且聯準會認為通膨威脅大於成長放緩,升息可能性不容忽視。

利率不變機率(20-30%):作為折衷選項,若通膨與衰退風險並存,可能短期內按兵不動。

結論

截至202535日,降息的機率略高於升息(約55% vs 45%),主要因聯準會當前優先考量經濟成長,且關稅的全面影響需數月顯現。但這一判斷高度依賴未來數據:

2025Q1通膨顯著上升(例如CPI超過4%),升息機率將大幅提升。

若失業率上升或GDP成長低於預期,降息將更有可能。

建議關注20251-3月的經濟指標,尤其是通膨率(CPI/PCE)、就業數據與零售銷售,這將決定聯準會的最終走向。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