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投資跟主動投資的大戰

 

攝於金澤貓咪餅乾


被動投資跟主動投資的大戰

語音網誌: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2kUtMj (39:49)處


最近看到PTT這篇文”[請益]個股轉資產配置(複委託跟海外券商)”在討論到主動投資跟被動投資的議題,雖然篇文章原PO不是在討論這塊。



主動投資跟被動投資一直都是網路上大家爭論不休的議題,有很多投資經典書例如威廉伯恩斯坦出的”投資金律”和”智慧型資產配置”都有在討論所謂被動投資的好處跟優點。


文章討論後後面出現了VTI與VOO的績效比較,比較到哪個時間,誰的績效比較好,可能應該要選擇買VOO而不是選擇VTI的問題。還有談論到被動投資的投資時間長跟短的定義,長線多久叫做長?買賣的頻率多少?又要跟哪個市場標的比才是被動投資?所謂投資分散市場,到底怎樣分散叫做夠分散?看後照鏡開車投資的問題?。甚至還有討論到到底什麼是被動化投資。


基本上對於上述問題,問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答案,往往討論到最後都是筆戰吵嘴居多,然後可能某一派就會說"阿~你開心就好"。的確事實上這個根本就是在討論投資哲學問題,因為事實上根本很難定義何謂叫做被動化投資。


我覺得目前網路上對於這個議題整理比較好的是市場先生的這篇文”被動投資是什麼?”其對於被動投資的定義是”不作任何研究和預測,一次持有整體市場的所有標的,得到和整體市場長期經濟的一樣成果”。但單就這段文字就有很多黑人問號,到底要持哪個市場?怎樣叫做整體市場?整體市場經濟一定會長期成長嗎?那怎麼不選擇俄羅斯或日本市場?為什麼投資是有風險的策略行為,卻不做研究跟預測?還有提到被動投資又稱作懶人投資,適合新手


文內提到主動投資的定義是 ”主動投資會透過選擇標的物(選股)、選擇時機點(擇時)的方式,試圖做出預測,來取得更好的報酬”。還有提到為什麼大多數人不選擇被動投資?他認為最大的原因是因為資金太少,就是錢太少


我個人認為的被動投資,是選擇好一個自己看好的市場或喜歡的數個產業類型,然後選擇複數個金融商品來組成自己的投資配置,透過這個配置被動的實現投資目的,然後依據固定的投資策略或腳本反覆投入資金,在未來長期的某個時間將投資組合變現或獲取現金流。至於在投資期限內,做有限度的投資組合配置再平衡,盡量少進出買賣降低成本。所以嚴格說起來,我的定義被動投資是有固定組合且有固定投資腳本,並且預期低成本然後用來實現投資目的。花費的心力於配置上多於選擇標的,這樣也符合John Bogle論點,多花心力在配置而非一直選擇標的。這不代表不選標的,而是不要一直變換投資標的。把心力花費在產業配置或市場配置上。


對很多指數型被動投資信仰者來說,應該不會這樣認為,可能看到我的重新定義,砲火連天😎。主流意見台股就買0050,美股就是VTI,喜歡全世界就是買VT。怕風險就是配置債券、黃金、RETIS,不喜歡自己再投入配置就買AOA、AOR四兄弟系列。 然後長期持有不隨便買出,認為低廉的手續費,盡可能的分散投資,長期持有標的與大盤報酬相當,這樣就是好投資。


嚴格說起來這樣跟我的被動投資定義也沒什麼差別,因為投資人還是有選擇的行為與資產配置的行為。還有的投資人可能會說那我買全球型ETF,若拆分數個市場配置ETF就好,這樣就是100%被動投資。基本上在選擇上就是主動,只是執行的投資工具與策略稱作被動。



關於這個議題,我的幾個觀點:

1.很多人在投資的時候會有一個觀念就是要打贏大盤,這件事我一直覺得是很奇怪的事情,每個人的投資目的不同,有的人是為了配置一個安心的投資組合,未必想跟市場一起波動很大。有的人是希望投資組合可以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收益、還有的投資人在意的是金融商品的市值成長幅度,也許投資的成本跟費用還有配息殖利率都還是其次。


2.你的被動投資跟別人的被動投資本來就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投資目標就不同,投資生涯的規畫也有所不同。然後喜愛的市場也許也不同。不要隨意將自己的投資定義套用在別人的身上。然後就認為別人的觀點就是”垃圾”或是”你開心就好”。不同的投資意見總是好的,可以增廣見聞,增加自己投資的想法觸角。


3.關於看後照鏡開車這件事情,意思就是說很多人會用過去複數年的觀察時間來比較投資標的,用投資的回測累積報酬率來判斷誰優誰劣,然後就會有人說"阿~抓到了你看後照鏡在開車",言下之意就是用過去的歷史數據來預測未來。關於這個論點,我個人認為基本上大部分投資人都是看後照鏡在開車沒錯,尤其一堆財金節目或是技術分析達人,甚至連指數化的投資人,也很常用過去美國的歷史數據或是台股0050的數據在告訴你,這樣買就對了,以前績效多好多棒棒。所以不要再嗆人看後照鏡開車,因為你不就開得很爽?。

因為未來會怎樣你不知道,如果一個市場或是金融商品過去的歷史績效不好,那又是什麼支撐你去購買的理念呢?除了對該金融商品的信仰我想不出還有別的理由


4.主動跟被動投資討論串最後這篇文的回文不錯。點出很多人對於被動投資的盲點。



5.對於一般投資人,選擇投資工具前,首先要先想好自己的投資目的是什麼,有的是希望一筆錢滾到累積買房的頭期款,有的人是想買車的資金,還有的人是想要做為退休金規劃,因此因為你的目標不同,對於投資的時間長度就不同,若是為了購物目的投資可能短期就三年或五年,而為了退休規劃的投資可能較長如十年或二十年。

其次就是可以承受的風險多跟少,這個很簡單判斷,可以看一下自己想投資的標的或市場,歷史上最大的跌幅跟漲幅自己可不可以接受,若是投資一個組合,則可以用EXCEL拉出一個試算表,將個金融商品的標的漲跌幅帶入,看出這個組合歷年的波動程度。數學好一點的人也可以算出標準差,若這樣的波動自己可以承受,就是好投資。定義好自己的投資目標,與投資時間框架,還有紀律的交易頻率,如此而已。


6.這邊點出的重點就是不要執迷於”被動投資”或”懶人投資”的框架,也不是說新手投資就選懶懶被動投資的方式就是好方式,投資本就是一個精密的決策與規劃。什麼都沒想好,相當容易被市場洗掉,來一個3/19號的大跌,嚇到脫褲就賣光持股了。不管你是買代表全世界的ETF、代表全美股ETF、代表全台股市場ETF都是一樣。


7.這邊沒有討論所謂定義的主動投資或被動投資未來哪一個報酬比較好。打不贏大盤就加入大盤,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未來的事只有神知道,當下你想要的投資目的與風險程度只有你知道。


8.”資金太少,就是錢太少”,對一般投資人來說錢太少就應該選擇主動投資嗎? 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跟主動或是被動交易沒有什麼關係,重點是自己的投資想法與投資心態。就如一些投資朋友所說,投資0050過去12年翻一倍,經過數年的投資資產也能翻倍。應該說很多人想要的是快速致富,而總是習慣把風險擺在投資順序中的最末位去考量。因此會希望靠主動選股的方式快速透過價差累積資本。而選股的缺點就在於投資人花費很多的時間未必可以有很好的報酬績效,反而容易輸給大盤績效,因此才會有打不贏大盤就加入大盤一說。


9.建議新手投資,若資金很少反而是個好機會,至少部位不大,得失心不會太重。不應該只有做市值型加權ETF投資或是只有做選股投資,應廣泛的閱讀與找尋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與方式。只是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選擇逃避投資研究的麻煩反而是一種解脫。”阿~林北就選不了股,不如選市場吧”。


10.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投資本來是一直不斷在累積經驗的過程,喜歡透過主動選股,希望透過價差方式快速獲得財富的神人也不是沒有。如果在實驗各種投資方法後,真的覺得懶得研究投資個股,只想研究市場,或相信市場與市場績效同在的投資人,那就選擇指數化市值型加權投資。


主動或被動投資的選擇並不是不是唯一,就好像有些喜歡長期價值型投資個股的朋友,也會保留一些資金部位做短線價差交易,反而有機會拉升個人的投資報酬。

學習到的投資方法本來就可以共存,沒人規定一定要選邊站。主動或被動的大戰還會繼續,但是請想好自己的投資策略,而不是單純選擇投資信仰。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