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成本與報酬率計算




攝於台南街道
語音網誌:


參考星大的部落格介紹:零成本部位建置概念



幾年前有買過他的書看,後來計算的方式跟觀念是參考他的做法,將股息跟價差的部分都列為獲利,用獲利的部分下降持股的成本
這樣計算的好處就是,當計算總投資資產時,直接利用投資組合市價-總持股成本就等於獲利的部分
觀念比較直覺跟簡單

PTT上有人發文
[請益] 股利應該看成獲利,還是成本降低呢?

基本上我認為股利跟價差獲利都一樣,都是計算作為成本降低
因為購買一間公司的意思就是持股成為股東,而公司依據每年的獲利,分配出來做為股利發放給股東
對股東而言這自然是獲利的部分,而公司的淨資產因為股利的配發而下降,
因此證交所進行股價參考價的調整,記住是參考價,基本上不做參考價的調整
市場也會因為這間公司的實際價值做投機套利,進而回到公司的應有實際價值
至於回得快或是慢(填息快跟賣),純粹看市場效率

以前最早有使用過銘大的存股試算表



因此在設計存股試算表時,也有進行的參考,但是我想我的需求沒有這麼複雜
這個存股試算表在計算每股成本時公式=(總投資金額-總配息金額-總配股價值)/總買入股數
第一個是有將配股的價值計算入
第二個是除以總買入股數,因此代表這是針對買入股數的成本做為計算

就如同溫國慶老師的計算方式所說,配股的部分由於填權通常較為不易,
因此通常只看配息的部分,配股的部分就不換成現金,再計算進成本

我的想法比較簡單一點,將股息跟買入賣出價差的部分通通當作獲利,.
總損益=(總賣出金額+現金股息-總買入金額)
總損益/庫存股數(含配息跟原先庫存數量)=最後的持股成本

但是這樣會有兩總情況,第一個是中間有作價差買賣,有可能是複數次,
這時候如果總損益>0,代表先前投資的都已經零成本了,直接計算利潤/總買入金額
若目前手上還有庫存的股數:
投資報酬率=庫存股數*市價+總損益/總買入金額
若目前手上沒有庫存的股數(代表通通結清了賣光了):
投資報酬率=總損益/總買入金額
若中間有作交易,有可能賣股,賣了有可能是虧錢也有可能是賺錢,這個都沒有關係
反正總損益公式一樣=(總賣出金額+現金股息-總買入金額)
點圖放大


這樣在讀投資組合報表時,存股報酬率,基本上就是還沒有零成本的部位,還在降低成本中
零成本的投資報酬率,代表手上的庫存已經0成本,還有多餘的現金,跟當時總買入來計算報酬率
結清的報酬率,就是股票通通都賣光了,手上多出的現金,跟當時買入的金額來比較,有可能是賺錢
也有可能是賠錢

這樣讀表時可以一目了然投資狀況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