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紀錄,xx投資不行,怎麼不買OO】

 


【投資紀錄,xx投資不行,怎麼不買OO】上半年ROI 14.3%,比去年半年12%好一點點,比起自己的投資目標ROI 5%已好得多,去年賺100元的話,今年才過半年就賺90元,一直在車上,趨勢跟運氣配合資產膨脹還是很好,有好好投資總比沒有好。人跟自己比,股息現金流還是不錯用,好安排。


今年大多頭,每個人幾乎都是資產成長,提醒自己應該要按計畫堅持投資,不隨意亂下車。上半年把去年跟前年預定的投資計劃完成(00878+000713的投資基底),配合所得級距的調整,雖然遲早要爆表,但能節稅就節稅,一些投資轉向海外型ETF,下半年目標是00770累積到希望的數量。


去年9月開始的正二定扣實驗,累積報酬53%,剛好運氣好遇到大盤狂漲,實驗心得,定期定額高波動標的還是比較適合我。

去年的TQQQ的單筆實驗,累積報酬66.8%,這檔的波動的確是很難持倉,還好撐過G車的時期,跌的時候還是很拷貝。

一些新款ETF高低點實驗單測試完,獲利了結轉移到00858、00733。

00733還是比較適合波段使用,放個10張實驗看看。

兒子的存股部位00692轉為00924,繼續定扣。


▇真的要說花多少時間在投資組合?

應該是記帳比較花時間一點,研究買哪一檔倒沒有花太多時間。持續買進,該領息領息,該定扣就定扣,上班忙碌,投資花費的時間成本必須要低。


▇討論到xx投資不行,怎麼不買OO

網路上看到很多類似的發文,大意是如果你自己投資不行,跟大盤比起來還差,怎麼不買大盤?看你的大盤要跟美股還是台股比,自己比較看看,意味著讓投資人自己檢討一下,是不是耗費大量時間做投資,但績效很差?


其實我覺得這個概念欠缺了一些東西,用小學生造句來說明:

造句1: xx投資不行,怎麼不買大盤

造句2: 投資績效輸共同基金 ,怎麼不買共同基金就好?

造句3: 投資績效輸正二,怎麼不投資正二就好,你在忙什麼🤔?


核心概念:

你只出50元來吃滷肉飯,吃不飽,怪我了?怎麼不出一百元,吃大盤雞腿便當?


▇你想打敗的是什麼?

《致富心態》提到過波動性是投資的手續費,不是罰款。是取得報酬的代價。換言之波動就是入場的成本。


投資組合的比較,本來就是要風險跟報酬一起看,才會客觀一點。

不是啊,為什麼從頭到尾就要強迫自己把投資組合跟大盤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又不同。如果要這樣比,可以將自己的投資組合波動性標準差計算一下,才容易比較。


如果說,今天大家自己操作個股,年末、年中計算每日資產波動情況高於大盤或0050或VT或VTI或SPY標準差,那標準差高但報酬又輸這些市場標的,倒是可以考慮慢慢往市場指數標的移動。因為你努力過,成績不好,也不想再努力了,那就參考伯格頭投資指南(參考置底),這邊講的是正宗的伯格頭,不是極端派自己亂組,再跟你講買自己買市場指數型ETF,物質生活過得多滋潤。


如果本來你的投資組合標準差就低於市場指數,然後整天要跟市場指數PK,再發文說「我又輸大盤OOXX」,我只會覺得缺少了一些認知。本來你付出的波動成本就遠小於市場指數,那為何又期待贏市場指數?OO比XX沒完沒了。你只出50元吃滷肉飯,整天要跟雞腿便當比誰好吃?


大部分的人,如果沒有全部投資部位ALL IN股票部位的情況下,有些人配債,有些人配低波標的,降低波動性的投資方法五花八門,本來輸大盤指數就很正常。代表你是正常人,會考慮到適合自己的風險承受度。真的沒有必要把輸大盤這件事情掛在心上,好像很難過,自己很不應該。


當然職業的主動投資人就另當別論,因為是要拚生活用的,這是吃飯的工具。波動風險相對高又輸大盤,那的確會感到氣餒,但也不要忘記,主動投資本來就有機會得到超額報酬,不然一開始也不會想選這條路走,再接再厲精進技術,一定會越來越進步。


附註:

一年內報酬率看ROI簡單多,年初投資戶100元,拿去投資,期中新資金投10元,期末投資戶120元 ((120-10)-100)/100=10%,有些朋友會很強調要看時間報酬,你爽,要哪個公式算都可以,開心最重要。


▇威利財經角 #投資筆記


正宗伯格頭指南,給非美國人建議,不用去看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正統的多看一點 https://www.bogleheads.org/wiki/Simple_non-US_portfolios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