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點的紀念,該崩了嗎,空蛙戰隊集合?】之前在社群上跟大家討論兩萬點,應該截個圖紀念一下。
▇本業忙到拷貝,電子業要回春?
很可惜最近工作忙碌,有一些朋友私訊「上了」,我還在想上了什麼?腦子都還在燒工作的事情,上班時間還沒想到股市這塊,看一些朋友有貼截圖已足以,恭喜各位賺錢,沒賣出但有浮盈也是有賺。
▇市場漲高,賺錢不喜不優
下班看了一下「存股雲端管控表」(有使用威利EXCEL存股表的朋友,裡面就有這功能),帳戶的市值的確創了新高,但這好像也沒有什麼奇怪的,長期投資持續進行中,按照自己訂好交易規則做投資就好,但在市場中還是有很多想要的標的,持續蒐集中,就好像蒐集神奇寶貝一樣,目的還沒達成,好像也沒什麼值得寫下完結的篇章。
▇兩階段投資法,WHY 市值增長排序在後(極端伯格頭勿看)
我的投資方式,跟很多單純追求市值增長的朋友不太一樣,分享階段,第一階段先追求股利達到一個目標值後,第二階段才會積極增加「市值增長積極型,或稱做年化標準差較高」的標的,原因很簡單,投資是先求有再求好,至少即使生活有什麼變動時,還能有一筆(不賣股)金流可以應付生活。而第一階段年化標準差較低的標的,正好可以做為質押的好標的,適度的財務槓桿是資產活化的好幫手,工具就看人運用。
雖是以這樣為目標的投資方式,但也必須承認是以「股利」為目標的結果是,持股的市值增長遠大於股利累積金額,反而成為意外的收穫。但這樣設計投資組合的好處是,當第二階段時可以組建比較積極的投資組合,也比較容易長期持有,長期投資是慢慢來,投資到沒有感覺,才是長期投資。
▇美股QQQ或其他台股發行美股科技股ETF
個人比較喜歡美股的QQQ,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後,目標是累積夠多的股數變成核心標的,台股是希望00631L實驗階段結束後有機會轉成核心標的,而同時一些台灣發行的美股標的,以「資本利得」為主的股利配發標的,也會是一個好選項,而且隨著標的市值增長,股利也會增加,股利增長率才是重點。
▇股利就是不好?
提醒讀者不要被台媒體常洗腦「股利就是不好」的觀念帶著走,股利本身就是中性的東西,隨每個人的財務需求做資產布建或規畫使用,標的的市值增長,股利增長率才會高。只是隨每個人的本業收入可以適度調整國內54C股利或海外標的配息,用以達到節稅之目的。
▇波動是身在市場中的手續費,比例程度因人制宜
第一階段的投資標的年化標準差較小,搭配第二階段年化標準差較高的標的,「剛好」而已。如果打算長期投資的人,應該寫下自己的交易規則,可以滾動式調整,但一定要先寫下來,等事情遇到的時候按表操課,才不會讓情緒凌駕在投資理性之上,投資中情緒太多容易導致虧錢。
▇WHY不是SPY或VTI等波動較QQQ較小作為核心持股?
有朋友可能會思考這點,有時候網路上常看人討論吵嘴,當你只有看到人家買了QQQ好像波動大,難不成是很貪心?大跌可以抱得住嗎?這個就跟每個人的投資組合有關,你看見的只是別人跟你講投資組合中的一小塊拼圖,實在不用替別人太擔心,也許別人現金部位也還有,年化標準差低的標的也占大多數,WHY不能投資QQQ?所以每次我看別人講他喜歡買QQQ或科技股我也不會特別替別人擔心,成年人投資組合規劃都是自己的事。
▇空蛙戰隊集合?空你七蛙、空六蛙、空巴蛙、空電子蛙、空金融蛙
最近有朋友開始對盤勢感到擔憂,覺得很像過去崩盤前的節奏,山雨欲來風滿樓之狀,我想市場本來漲多就有機會回跌,而對於長期投資目標尚未完成之前,還能有好機會建立投資部位也是好事,我思考的是回檔後的還有多少錢可以買,好買、都買,問題就是錢少,不在於崩盤。重點是核心持股不亂減倉,才能有機會早日完成目標。
▇當颱風出現時,應該早有準備
有些朋友可能真的恐懼,那該賣、該減倉,該調整投資配置,就照各位自己的先前寫好的交易規則進行就好,沒有人可以質疑別人的投資方式,要追求心安也好、要做資產再平衡也好,都是不錯的方式,但切記沒有必要每天都嚇自己要崩盤了,而是要有認知,崩盤是預期中的事情,所以該怎麼準備,就怎麼面對,就跟知道颱風會來,你多買些泡麵、急用物資屯糧應對就是了。
▇「軟著陸」大於「經濟衰退」
市場的經濟是週期性循環,而帶動股市上漲的科技趨勢也還沒結束,標普500的每股盈餘也還在成長趨勢中,參考Factset 3/8號的文章(見留言區),「自 2021 年第四季以來,標普 500 指數公司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及「經濟衰退」的公司數量最少」,出現「軟著陸」一詞的公司還比較多。
▇BTC是先知?
另一方面數位貨幣的市場上,BTC的上漲趨勢尚未完結,如果真的想觀察市場恐懼情緒,也許數位貨幣市場也是一個觀察方向。
▇威利財經角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0 留言